【環球時報駐俄羅斯特派記者 肖新新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外交部發言人毛寧7日宣布,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邀請,俄羅斯聯邦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將于4月8日至9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俄羅斯外交部7日發布消息說,訪華期間,拉夫羅夫計劃同王毅就烏克蘭危機、亞太地區局勢等一系熱點話題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兩國外長還將就雙邊合作中的廣泛議題以及在國際舞臺上的協作進行探討,特別是在聯合國、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機制和平臺上的合作。
“拉夫羅夫最近一次訪華是在去年10月。”俄連塔網7日報道說,當時正值中國舉辦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拉夫羅夫此訪或將就兩國政治、經濟等方面合作議題,以及在重要國際事務中的立場等進行交流和溝通,密切彼此協作。俄《消息報》網站7日報道稱,當前,俄中兩國各領域互利合作不斷深化,俄方高度重視發展對華關系。報道稱,今年2月,拉夫羅夫在俄國家杜馬(議會下院)發表講話時說,俄方將把發展同中國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作為最重要任務。兩國伙伴關系在全球事務中發揮著穩定作用。今年是俄中建交75周年,兩國關系正處于歷史最好水平。同時,俄羅斯與中國的貿易額正以創紀錄的速度增長。
“在當前背景下,俄中兩國更加需要共同應對外部威脅,維護彼此利益。”俄“Life.ru”新聞網7日報道說,西方對俄制裁呈持續加大趨勢,同時對中國也進行多種打壓。俄《導報》網站稱,美國、北約等持續向亞太地區擴張影響,拉攏亞太國家進行軍事政治對抗,在地區制造不穩定。拉夫羅夫此訪或將密切同中國的關系,強化與諸多國家以及在地區多邊機制上的配合,團結更多全球南方國家,更好應對地區和全球挑戰。俄新社日前援引俄高等經濟大學東方研究學院院長卡內耶夫的話稱,現在世界正處于歷史的轉折點、舊國際秩序的結束。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力正在增長,力量平衡正在從西方的霸權逐漸轉變為全球更公平、更合理的權力分配。他說,俄羅斯和中國“尋求建立在和平、正義、公平、發展、自由、民主、國際法基礎上的國際秩序,每個文明都有權以這種文明的固有方式發展,而不是一個國家或國家集團有權充當全球警察”。
拉夫羅夫此次訪華,關于烏克蘭危機的話題格外引發外界關注。路透社稱,俄烏沖突爆發一年后,中國發表了解決烏克蘭危機的12點立場文件。俄羅斯方面表示,中方的立場是合理的。據俄新社4日報道,拉夫羅夫告訴記者,中國提出的解決烏克蘭問題的倡議是迄今為止最明確、最合理的方案。他表示,與俄羅斯拒絕接受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和平公式”不同的是,中國計劃的所有12點都是相互關聯、互為制約的,而澤連斯基的“和平公式”,用俄外長的話來說,則是一份“你想要什么的菜單”。拉夫羅夫稱:“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中國的文件基于對目前局勢的原因以及消除這些根本原因必要性的分析,它構建得符合邏輯。”
俄“ura.ru”新聞網7日報道稱,在西方支持下,烏克蘭今年計劃將俄排除在外,舉行所謂的和平峰會,這一舉動完全無助于為解決沖突發揮實質性作用。當被問及中方是否會參與俄羅斯缺席的烏克蘭和平會議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在烏克蘭問題上,中方始終秉持客觀公正立場,堅持勸和促談,中方支持適時召開俄烏雙方認可、各方平等參與、對所有和平方案公正討論的國際和會。